智能制造,被确定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。前不久省经信委认定了首批省级示范智能车间,70家制造业企业入围。智能车间的核心是自动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,需要“高精尖”的生产设备。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,越是高端行业、骨干企业,核心设备对国外的依赖度越高,医药、光伏、电子、装备制造等行业尤为突出。
省经信委的调研印证了这一点,比如,江苏企业主要生产金属板材数控成型机床,竞争力较弱,全省95%以上的高端机床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。“江苏虽是制造业大省,但装备产业难以满足智能制造发展的需求,这些核心生产设备被誉为‘工业母机’,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。”上个月刚到德国考察的省经信委研究室副主任刘耀武透露,江苏的工业机器人、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、大型石化装备、汽车制造关键设备、船舶电子产品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依赖进口,尤以德国居多。
德国以重工业为主,汽车、机械制造、化工、电气占其工业总量的40%,研发投入、技术水平甚至超过美国、日本。“江苏与德国在制造业上的落差很大,决定了在技术输出过程中江苏主要是接受者。”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坦言。
作为制造业强国,德国工业经历了以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标志的10、依靠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为标志的20、依靠电子系统和信息化实现生产自动化为标志的30,目前正在实施的40则以智能制造为主导,核心是推动工业生产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。专家分析,德国工业40与“中国制造2025”在大方向上不谋而合,均通过“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”带动新一轮产业变革。但两国的制造业基础和发展阶段有差别,德国已完成工业30,中国制造业大部分尚处在工业20阶段、部分达到30水平,要追赶必须20、30、40齐头并进。对江苏而言,则须30和40同步推进。